癌症患者的心理干预

 

                                                       摘    要
 
癌症是危及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它的诊断及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应激,这种心理应激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疏导和干预,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本文从癌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入手,剖析了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研究了产生心理应激的原因、各种表现形式及对患者造成的各种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选择了四种应对癌症患者心理应激的心理干预方法,并在肿瘤研究所进行了临床具体应用,为了验证上述方法的效果,作者把40例癌症病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观察实验和量化数据采集,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的结果证实了这些心理干预方法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癌症,心理应激,心理干预
1.      引言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 已经成为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由于癌症诊断及随之而来的带有极大副作用的治疗,给患者造成了心理上和躯体上的双重打击,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因此出现心理抑郁、恐惧、情感压抑、焦虑、孤独等心理应激症状,这极大地影响了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癌症病人的心理应激对病情的影响在理论上是得到证实的,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证明,心理应激主要通过免疫中介机制而影响癌症的发生和转归(Baker,1987)。很多试验证明,具有以下一些心理行为特点的癌症病人,平均生存期明显延长:①能始终抱有希望和信心;②能及时表达或发泄自己的负性情感;③能积极开展有意义的和有快乐感的活动;④能与周围人保持密切联系。相反,消极的心理行为反应则加速癌症的恶化过程。因此,结合癌症病人具体的心理行为问题,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对减轻抑郁, 改进生活质量, 提高免疫功能, 以及延长存活期,增强其治疗信心,改善其心身反应过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1癌症患者的抑郁情绪
癌症患者抑郁情绪的产生与事件前(即得知病情前)意识中对癌症病的社会固有观念的烙印有直接的联系。 患者内心深处明显感觉到应对方式的匮乏,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都不能挽回局面,陷入无法自拔的心理危机,即而思维发散,造成长时间的对外界注意力的降低,专注自身。由于无法找到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以及使自己陷入困境的原因,情绪起伏,产生自责心理。
1.2癌症患者的恐惧
    癌症患者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来自诊疗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而且这种恐惧心理与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治疗进展状况存在明显的联系。癌症患者恐惧心理主要表现在对死亡的恐惧、对手术器官及其功能损伤的恐惧、对放化疗副作用的恐惧、对治疗期间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等。其中对死亡的恐惧是癌症患者最大的应激刺激。因此,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的焦点问题就是重塑癌症患者的内心观念,改变患者的原有认知。
1.3癌症患者的情感压抑                         
    Grossarth (1980)指出,不愿表达个人情感和情绪压抑是癌症发病的心理特点。癌症患者的情感压抑也是对目前真实情况在意识层次的抑制,即使抑制失败,在语言与行为上仍表现出回避的态度。癌症患者内心压抑的活动随个体情况存在差异,而且具有极度的动态性。不能认为压抑的过程是一次性的,其结果是永久性的。压抑需要持续的能量付出,压抑一旦停止或减弱,那些被抑制的东西便重新被感觉到,残酷的现实又一次让患者无法接受,只能再一次做出抑制的努力。患者反复挣扎在面对残酷的现实与逃避的努力之间,内心痛苦而又于事无补。
1.4癌症患者的内心焦虑                   
焦虑用以表示知觉危险处境时所引起的主观情境,这种情境为情绪的一种[2]。对于癌症患者知觉到的危险处境会来自于人们的经验,是记忆的沉淀。引起焦虑的强弱,则大部分依赖癌症患者感觉到的后果与压力。癌症患者焦虑发生率为59.62%,其焦虑程度也明显高于正常人[3]。焦虑的发展,也是自我对于危险的反应及应对之前的准备。这种焦虑如果适度对身体康复也是有利的。但癌症患者的焦虑水平发展到一种极端的水平,则适得其反。
1.5癌症患者的内心孤独
癌症病人因患病不能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改变了正常情况下所处的社会地位,病痛的袭扰与对死亡的恐惧使其苦不堪言,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最终都将演变成癌症患者的内心孤独与苦闷。孤独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即失落感、隔离感、抛弃感。
通过以上对癌症患者心理的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心理应激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疾病特点、病人心理承受能力、家庭及社会环境、病人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病人性格等诸多方面因素息息相关,不仅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而且患者心理应激的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秦皇岛市肿瘤医院2005年2月— 3月份入院患者。选择确诊癌症病情第二天的20至65岁之间的中、早期癌症患者。实验涉及乳腺癌4人、膀胱癌3人、淋巴癌4人、胆管癌1人、脑胶质瘤2人、胃癌4人、胸膜间皮瘤1人、结肠癌4人、支气管肺泡癌5人、消化道食管癌5人、肾癌2人、前列腺癌2人、子宫癌3人。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人,均为男15人、女5人。
2.2 心理干预的方法
医务工作者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的综合设计。最终的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关爱、改善心境、树立信心、看到希望、顺利通过心理适应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具体临床干预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2.1 利用亲情抚慰
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将患者的病情全面、细致、客观的向家属通报,讨论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案,并介绍亲情护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指导患者家属通过日常生活细节体现亲情呵护,使患者有心理依托。利用亲情的力量帮助患者疏导心理抑郁,消除焦虑,平和心态。协助医生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注意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和医务人员沟通。
2.2.2  树立榜样效应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选择心态积极乐观、治疗和恢复较好的病友与患者交流,介绍治疗经验和康复体会,为患者树立榜样。
其次,搜集癌症患者康复成功病历,编制成宣传手册,供患者阅读。通过榜样的力量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榜样效应的实施应该多方位、立体式展开,在治疗过程中灵活自然的进行,让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鼓励、看到希望,从而改善心境、树立治疗信心。尤其是患病部位相同,病情接近的一些榜样病例,会使患者治愈信心更加坚定,收效更加明显。
2.2.3 引导倾吐宣泄
医务工作者以自然随意的方式主动与患者交流,引导患者倾吐内心苦闷,宣泄心中郁闷,耐心倾听、正确疏导,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消除各种疑虑,走出阴霾,树立积极的治疗心态。同时引导和促成患者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倾吐交流。
对于沟通困难而又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患者,可以指导其利用记日记或上网与病友聊天的形式进行倾吐与宣泄,从而达到减轻抑郁情绪、改善心境的目的。
2.2.4  构建互助社团与集体
以病房为单位建立若干个互助小组,在患者之间营造友好、信任的和谐氛围,鼓励患者之间、家属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关爱和互助,通过融入集体、关爱别人,使患者摆脱孤独、失落、绝望的心态。
医务工作者将病房气氛向积极、轻松、活泼、乐观的方向引导。通过组织患者集体晨炼、观看宣传录象和听讲座、会餐、为病友过生日等活动,促进情感交流,便于不良心理的转移与释放。
2.3 干预效果的实验检验方法
   本次实验采用单独设计的“癌症患者测查量表”。该调查量表选取了患者的进食情况、睡眠状况、对治疗的信心、对治疗的配合程度、语言交流情况、情绪状况、对家庭事物关注程度七个方面的内容,作为衡量癌症患者心理状态的考察项目。对每一方面的内容分别设计了五个选项,各选项按程度逐次排列,(赋予分值依次为5、4、3、2、1分)。
调查量表见附表Ⅰ。
2.3.1 实验步骤
2.3.1.1  作好参与实验的有关医务人员的沟通、协调和培训工作。
2.3.1.2  为实验组设置相对独立的诊疗病区,尽量减少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干扰。
2.3.1.3  将被试按入院先后顺序号码的单双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  
2.3.1.4  每位实验组被试从入院第2天开始接受实验干预。控制组被试则按该院常规方式进行诊疗。
2.3.1.5  每位被试分别在入院第1天和第20天,由医务人员填写调查量表。
3           结果
3.1 干预前显著性差异检验分析比较(见表1)
 
表1                  干预前显著性差异检验数据表[7]    
                 实验组                  对照组                  
±SD                  ±SD               t值
 


进食情况          2.05±0.86               2.15±0.79            0.37
睡眠状况          2.15±0.79               2.00±0.77            0.59
治疗信心          1.90±0.83               1.95±0.74            0.20 
配合治疗          2.30±0.78               2.50±0.74            0.81
交流情况          2.40±0.73               2.20±0.68            0.87
情绪状况          1.80±0.60               2.10±0.77            1.34
家庭关注          2.40±1.07               2.35±0.96            0.15                         
t.05(df=30) 2.042  t.01(df=30)2.75
 
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在干预实验前进食情况、睡眠状况、治疗信心、配合治疗、交流情况、情绪状况、家庭关注七项指标中P>.05即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3.2 干预后显著性差异检验分析比较(见表2)
 
表2                    干预后显著性差异检验数据表[7]    
                  实验组                   对照组                  
±SD                   ±SD               t值
 


进食情况         3.65±0.79               2.40±0.73            5.04 
睡眠状况         3.30±0.95               2.50±0.87            2.70 
治疗信心         3.65±0.85               2.20±0.68            5.80 
配合治疗         3.35±0.85               2.55±0.80            2.97 
交流情况         2.80±1.03               2.50±0.97            0.92 
情绪状况         3.10±1.04               2.25±0.83            2.78 
家庭关注         2.90±0.83               2.85±0.91            0.18 
t.05(df=30) 2.042  t.01(df=30)2.75
 
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在干预实验后的进食情况、治疗信心、配合治疗、情绪状况、四项中P<.01,即在.01水平上出现显著性差异,睡眠状况.01< P<.05即在.05水平上出现显著性差异,交流情况与家庭关注两项指标P>.05即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英国学者Snow于1883年最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情绪与癌的关系,结果发现“精神因素是肿瘤病因中最强烈的因素”。对癌症病人进行干预的文献是在1970年出现[4]。主要以集体干预的形式进行,包括健康教育、医疗和营养知识、如何与护士配合、集体支持、启发式人际交流、死亡和临终讨论、家庭间讨论等等。过去,对癌症病人的关怀基本上集中在临终阶段。现在,这种心理干预已经扩展到了帮助人们如何面对癌症,帮助癌症病人应付癌症诊断和治疗所带来的影响,使其心理和躯体发生积极的变化[5]。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四种对癌症病人的心理社会治疗干预包括:教育、行为训练、个别心理治疗和集体干预[4]四个方面,季建林[4]认为有组织的心理社会学干预能为新诊断或早期治疗阶段的癌症病人提供最大可能的心理帮助,若在诊疗过程早期给予有组织的心理社会干预,可能会使病人少一些打上“绝症”的烙印[4]。黄丽[6]等论述了临床开展肿瘤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指出随着一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 肿瘤病人这一特殊群体需求心理帮助的人还会继续增加, 并讨论了在肿瘤临床心理治疗实施中须解决的若干具体问题, 提出在对我国肿瘤病人心理特点的研究基础上, 逐渐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治疗模式[6]。
本干预措施立足患者的具体病情与心态状况,兼顾个体干预与集体影响双重形式。依据常规的患者心理历程的变化规律,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对各种应激表现进行深层次的根源分析,找到在临床上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例如:①来自贫困家庭的癌症病人心理恐惧与抑郁的根源在于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②患者的孤独苦闷情绪来自近年的家庭变故(离异等)③患者的焦虑情绪原因在于对医疗技术的怀疑等等。在具体应用各种心理干预方法时,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显示,实施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信心(t=5.8  P<.01)、进食情况(t=5.04  P<.01)、配合治疗(t=2.9729  P<.01)、情绪状况(t=2.7787  P<.01)四个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以上四项指标均与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认知改变有着明显的联系。   Grossarth-Maticek等开展的两个研究, 提到认知疗法较行为治疗和短程心理治疗相比, 对癌症病人存活期的延长效果最为明显[4]。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在睡眠状况(t=2.7064 .01<P<.05)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另外, 通过本次研究也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并不是在所选的各项中均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语言交流情况(t=0.9288  P>.05)和家庭关注情况(t=0.1769  P>.05)两项指标中均未体现出显著性差异,总结其原因①患者的语言交流情况更多的受到患者自身性格以及多年的人际习惯影响,通过短时间的干预效果不明显。②患者的家庭关注情况同样受到患者自身的性格、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本文所涉及的心理干预方法的一些局限。
需要指出的是①本次实验受到☆☆☆市肿瘤医院软硬件和人员情况的限制,有些干预项目未能完全按预定设计进行。②本文涉及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针对中、早期癌症患者,而对晚期患者应采用以临终关怀为主的心理措施,对此本文未作论述。③对癌症患者生存期延长的跟踪研究,由于时间与实验条件限制暂无法进行,有待今后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总之,只有准确地把握癌症患者心理应激的产生根源,才能更有效的实施心理干预。通过本次研究,对癌症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干预与调适,患者在生存质量和情绪状况等方面有显著改善,为癌症患者接受临床医学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关注我们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35-3663-668

 

 

Copyright © 2015 - 201611 秦皇岛点津心理 冀ICP备18029711号-2 冀公网安备 13030202003289号制作维护:晨曦传媒

回到顶部 免费咨询 微信关注